通知公告|联系我们
预约 意见建议 搜索
首页 > 健康教育 > 详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zone
QQ
回顶部
“宅”家抗疫也要保护好血管,警惕脑血管病突袭
时间:2020-03-31 | 来源: | 阅读:1110次

疫情暴发期间,人们尽量减少外出和聚会,大多时间“宅”在家。不过很多人不是看手机、就是看电视,专家提醒,长时间在家,很多人作息不规律,要警惕脑血栓或脑出血的发生。

警惕手足发麻信号。手足发麻是脑血管病的早期信号。大脑组织缺血,会引起大脑感觉中枢的功能性障碍,从而导致手脚感觉丧失,产生麻木感。

麻木的发生可能没有任何预兆,可在静息状态下产生,也可能在运动或生气时产生,还有一些在夜间突然发生,大多不用处理,会自行恢复。

麻木涉及范围较广,往往偏一侧,过了中年,很多人都开始出现脑动脉硬化,血脂在血管壁沉积。随着年龄增长,病情还会进一步加重,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发生脑梗塞。

有些颈椎病、腰椎病也会让人产生麻木感,但这种麻木是由于神经受压迫所致,有时体位改变,压迫解除,麻木即可暂时缓解或消失。

脑血管病麻木则与体位变化没关系,不会因为体位改变而消失,不过部分患者的麻木感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能会逐渐自行缓解。

往往伴有其他症状。除手脚麻木外,脑血管病患者大多伴有偏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言语含糊,行为错乱等,还有突然一过性眼睛发黑,站立不稳,也是脑血管病的前兆。

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双眼发直,无法说话,无法进食,昏迷等,甚至导致死亡。

几种坏习惯最伤血管

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浓油赤酱、高油、高盐、高糖、荤多于素都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多余的脂质不仅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发血栓。

长期吸烟会导致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香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破坏血管弹性,损害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血栓的形成。

缺乏运动是血管堵塞的一大诱因。长期不运动,血管里面的“垃圾”就没有办法排出,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囤积在血液中,使血液变得浓稠,最终堵塞血管。

长期熬夜可能带来脑梗风险。长期熬夜者的血压、心率调节会呈现为高负荷状态,血管收缩和免疫调节功能也会出现异常。熬夜者可能会出现大脑一过性缺血,同时冠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不稳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压力大,心情差,精神压力也能引起血管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使血管变硬。

养护血管做好五点

首先,管住嘴,少吃“四高”食品,即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些食物易导致胆固醇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其次,不熬夜。长期熬夜,身体内激素分泌周期出现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系统的张力。

再次,拒绝吸烟和二手烟。烟草中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动脉粥样硬化,以致形成血栓。

第四,多做有氧运动。游泳、跳舞、骑自行车、瑜伽、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即使是最简单的健步走,持之以恒都会使血管的弹力增强。

最后,保持好心情。不少心脑血管疾病都与情绪波动过大有关。想要血管健康,平和的心态必不可少。

版权所有: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 闽ICP备05029496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23号 |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屏路67号 | 邮编:350003 | 电话:0591-87822809(班内) 0591-88013093(班外) | E-mail:fjsjjgyy@163.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