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联系我们
预约 意见建议 搜索
首页 > 健康教育 > 详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zone
QQ
回顶部
当老年人遇到抑郁,咋办?
时间:2022-07-25 | 来源: | 阅读:468次

2022年7月25日-31日是“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为宣传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科学知识,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本篇主题为“老年人抑郁”。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刘阿姨是一位年近70岁的退休干部,之前生活安逸,家庭幸福,与朋友的交际、聚会都很热情,生活的一切都在朝着正常轨道行进中。可是在之后某一段时间莫名的感到悲伤,还会经常哭泣,心烦气躁,全身不舒服,有时头痛,有时其他地方疼,总觉得身上紧绷绷的,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胃口不好,人一直瘦,夜里还经常睡不着。什么检查都做了,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好多药也不见效。

在省级机关医院,精神心理专科莫夸耀主任详细问了病情,做了心理评估,诊断她为老年期抑郁症。经对症、物理治疗、心理治疗,1个月后刘阿姨病情好转,心情转好,身体上的不舒服也缓解了。

什么是老年期抑郁症?

老年人患抑郁并不少见,老年人群中合并各种脑器质性疾病和躯体疾病的抑郁发作更为常见,全球三亿人抑郁症患者中,中老年人群发病率更高,以往国内调研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约15%,合并躯体疾病群体中,抑郁症发生率高达50%~55%。

老年期抑郁症常见病因?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会经历空巢期、退休期、丧偶期等使得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

2.躯体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退化,许多慢性疾病,不但给老年人身心造成痛苦,同时担心医疗费用等增加家人经济负担,会使老年人出现焦虑、抑郁、消极等负性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发展成抑郁症。

3.家庭因素:

老年人身患慢性病症后致残,生活无法自理,长时间卧床,受病疼折磨,性格发生变化。同时,家属在日常护理患者中会逐步失去耐心,而表现不耐烦,对患者训斥,导致患者无法得到家庭关怀、良好照顾,自感成为家庭累赘而担负很大心理和精神压力,而表现出烦躁、激动,或不语不食等。而家属并不知患者性格、精神状态改变是病态反应,而错误认为患者是故意磨人,更为不耐烦。

4. 社交因素:

老人群体交际圈窄、人际互动少、家庭及社会情感支持少,这些都会使老年人出现抑郁心理,且在维持抑郁心理上有着重要作用。婚姻、经济、医疗保健等对老年人抑郁心理产生也有重要影响。此外,社会层面对老年人群的医疗保健更偏重躯体疾病防治,而对于精神疾病防治的宣教较少,使得人们对老年抑郁症缺乏认识。

老年期抑郁症常见病因如何调节?

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

要消除“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的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坚定美好的信念,将离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发挥余热,重归社会

如果体格壮健、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的,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

3.善于学习,渴求新知

“活到老,学到老”,一方面,学习促进大脑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另一方面,老年人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老年人要避免变成孤家寡人,就要加强学习,树立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4.培养爱好,寄托精神

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爱好,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活动,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另外,跳舞、打球、下棋、垂钓等活动都能使参加者益智怡情,增进身心健康。

5.扩大社交,排解寂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开拓生活领域,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在家庭中,与家庭成员间也要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6.生活自律,保健身体

早睡早起,按时休息,适时活动,建立、适应一种新的生活节奏。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戒除有害于健康的不良嗜好,采取适合自己的休息、运动和娱乐的形式,建立起以保健为目的的生活方式。

7.必要的药物和心理疏导

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对于患有严重的焦躁不安和失眠的离退休综合症的老人,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以及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接受心理咨询、心理疏导。

通常情况下,老年期抑郁症发病期比青壮年要长,间歇期较短,有的呈迁延病程,预后不良。老年期抑郁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对老年患者进行安抚与治疗意义重大,呼吁从每个家庭做起,共同努力提升老年人生存及生活质量。

版权所有: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 闽ICP备05029496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23号 |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屏路67号 | 邮编:350003 | 电话:0591-87822809(班内) 0591-88013093(班外) | E-mail:fjsjjgyy@163.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