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联系我们
预约 意见建议 搜索
首页 > 医院视窗 > 详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zone
QQ
回顶部
攻克帕金森病:我们任重而道远
时间:2016-04-16 | 来源: | 阅读:1234次

为唤起人们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和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为何会引起全世界的如此关注呢?下面一个病例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对社会、家人造成的影响可以为我们揭开谜底:

今年78岁的吴老伯患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疾病已十余年,规律治疗下,血压、血糖及血脂控制理想。六年前突然出现右手震颤。随着时间的推移,震颤逐渐加重,并逐渐向左手和双下肢发展,同时出现全身僵硬、反应迟钝及活动缓慢,并不时伴有头晕、头痛、腹痛、失眠及情绪不稳定。发病后曾碾转就诊于福州的各大小医院,均诊断帕金森病,并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但病情反复,每年都要住院1-2次。近一两年来,在规范的抗帕金森药物调整治疗下肢体震颤基本缓解,但全身僵硬、下肢无力及活动困难则逐渐加重,同时,始终伴随他发病历程的睡眠困难、便秘和头晕、头痛、腹痛、胸痛等症状一直如影随形。现在,吴老伯经常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却彻夜不眠,时而郁郁寡欢、时而躁狂易怒,也不配合治疗,时不时与家人拌嘴吵架、发火摔东西。在吴老伯患帕金森病的六年多时间里,尽管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等疾病检查和药物治疗的大部分费用由国家负担,但家人也承受相当部分,更令家人痛苦不堪的是长年累月照料他生活起居,尤其是近一两年来,睡眠倒错、喜怒无常,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一家老小在护理中都感到疲惫不堪。面对变幻无常的病情,我院神经内科团队对吴老伯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观察,根据病情对抗帕金森病药物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的调整,尽可能减少帕金森运动症状的波动和反复。同时,针对越来越显著的非运动症状,加强了睡眠药物调整、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及腹痛、胸痛等躯体症状的对症治疗,尤其在人文关怀、情绪疏导和心理治疗方面下了更多的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吴老伯情绪逐渐稳定,夜间睡眠明显好转,已基本能够接受治疗、定时服药、严格控制饮食,在家人的帮助下也能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生活基本能自理。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还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疾病晚期患者僵卧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在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欧美国家,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在55岁以上人群中已经达到了1%。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大约有1.7%的人患有帕金森病,70岁以上患病率达3%-5%,它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早期人们主要关注的是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动作缓慢等运动症状。近年来,医学界逐渐认识到睡眠障碍、嗅觉减退、便秘、胸痛腹痛等非运动症状的危害性,像吴老伯在病情进展到中晚期运动症状加重的情况下,又因并发了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非运动症状,使病情雪上加霜,不但自己痛苦不堪也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遗憾的是,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怎样预防均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帕金森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等相关领域的还有许多问题面临挑战,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此疾病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会终身伴随,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在疾病的早中期,目前还只有对症治疗的药物,虽有缓解病症的治疗效果,但随着“蜜月期”的结束,药物疗效就会下降,病情逐渐加重。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疗效好、副反应小的药物不断涌现,同时,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等手术疗法也给广大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帕金森病的治疗不是单一药物或手术就可以解决的,因为病因未明,当前的各种治疗方法都有其局限。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如神经内、外科、康复科、精神、心理科等团队合作。同时帕金森病的慢性治疗过程不能仅靠医务人员,还需要家庭和全社会应该携起手来,给帕金森病患者更多关爱和帮助,这样才能筑起他们生活的希望。(内科二区:林细康)

版权所有: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 闽ICP备05029496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23号 |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屏路67号 | 邮编:350003 | 电话:0591-87822809(班内) 0591-88013093(班外) | E-mail:fjsjjgyy@163.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