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内二区:黄鸿旗)李老伯长期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但是不当一回事,没有坚持长期服药治疗。有天晚上在家看电视时突然右侧手脚无力,讲话不利索了,没办法抬手脱衣服,甚至一走路就跌倒,所幸家人发现,及时送到我院。经过急诊科及神经内科医生的初步判断为脑梗死。立即在半小时内完成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头颅CT等各项检查,在和患者家属沟通签字的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及时配制溶栓药物,在入院1小时内得以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同时每隔0.5~2小时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神经功能。患者第二天手脚力气明显好转,可抬手及简单动作、下床活动。再经过2周的治疗和观察,患者症状完全消失,顺利出院。这是在我院神经内科、急诊科、放射科、药剂科各个科室的通力协作下,又一次圆满完成脑梗死溶栓治疗。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评价。
脑梗死患者由于脑血管堵塞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进而引发神经功能缺损障碍。近年来研究出一种治疗脑卒中的药物叫做阿替普酶(r-tPA),能溶解血栓,但必须在发病后4.5小时内给予。总体而言,如果在发病3小时内给符合条件的患者用药,阿替普酶治疗的好处是坏处的10倍以上。但用药的好处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误而减少,一般认为在发病4.5小时内用药仍然是利大于弊。因此脑梗死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时间窗是关键。阿替普酶这种药物治疗最主要的风险是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脑出血,发生率是1/15,有时出血会导致死亡。但相对于不溶栓的患者以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来说,阿替普酶这种治疗的潜在益处和风险,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当然,医师除了考虑时间窗的选择之外还要针对具体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降低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但是否接受这种治疗还需要患者和家属来决定。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中风的病人越来越多。所以早期识别脑中风并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对于减少致死率、致残率有很大的帮助。我国现在急性脑梗死的溶栓率不足3%,剩下的97%病人,除了一些近期手术、外伤、出血病史不能溶栓外,其他绝大多数是由于超过4.5小时(r-tPA)或6小时(尿激酶)的时间窗,而失去溶栓机会,甚为可惜。脑中风发生致残、致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损失和负担。
认真判断早期中风的征兆,为及时得到救治有很大帮助。通过S——T——R(笑——说——举)三个步骤可以判断早期中风。S(smile)——笑。叫病人笑一笑,如果看到病人嘴巴歪斜或口角流涎,有问题;T(talk)——说。叫病人说一句完整的有条理的句子(如:我吃过早饭了),如果言语含糊或说不出来,有问题;R(raise)——举。叫病人平举双手,如果任何一边举不起来,有问题;或叫病人伸出舌头,如果舌头歪向一边,或伸不出来,有问题。
以上四个步骤,任何一项不能完成或完成不好,应警惕急性脑中风,立即急诊上医院咨询或拨打120,争取3小时内到达医院,完成溶栓,为自己争取第二次生命。记住: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我院神经内科已经进行多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得到患者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