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食物营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卧病在床的患者来说,摄入必须的营养成分尤为重要。
近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成功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一位百岁老人行胃镜下鼻肠管置入术,顺利建立肠内营养支持通道,有效解决返流误吸,为继续进一步治疗提供保障。
百岁老人杨某(化名)因吸入性肺炎收住入院,但因胃动力障碍致反复出现返流误吸而疗效不佳。消化内镜中心缪晓峰副主任医师会诊后,充分评估了老人病情,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方案,成功实施床旁胃镜下鼻肠管置入术。
惊险!置鼻肠管困难重重
患者基础病多,心肺功能差,操作风险极大,缪晓峰副主任医师与消化内镜中心科主任陈崧主任医师认真制定置管操作方案:
1.患者因胃动力障碍易反复出现返流误吸,常规鼻胃管置入不能解决患者胃潴留问题。
2.患者年近百岁高龄,身患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住院期间因反复误吸导致病情加重并出现感染性休克,单纯胃镜检查,都可能导致急性心、脑、肺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3.即使鼻肠管能顺利插入食道进入胃中,因为没有视野引导,管道可能在胃中发生反折,营养液容易潴留在胃内,依然无法减少反流机会。
为减轻返流误吸,建立营养支持,最终执行在胃镜下留置鼻肠管。
给力!解决肠内营养难题
肠内营养通道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相对于肠外营养,对于胃肠道吸收功能尚健全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治疗方法,更符合生理状态,并发症较少。
△缪晓峰副主任医师在为患者胃镜下鼻肠管置入
而留置肠内营养管是临床保证肠内营养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留置时间长短、患者体质状态与胃肠道功能。毫不夸张地说,肠内营养管对于某些重症病人而言就是根“救命管”。
鼻胃管是指从鼻腔插入到食管最后进入到胃内的营养管,鼻肠管是从鼻腔插到胃之后还需进一步插入到小肠腔的营养管。与鼻胃管相比,鼻肠管放置到小肠,适用于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功能受损的以及/或吸入风险增高的病人,更能减少误吸的机会。
优势!胃镜下置管好处多
鼻肠管置入术目前有多种方法,而在胃镜下鼻肠管置入术成功率更高。
1.更安全。传统置管方法,无法看到胃内情况,容易导致病情加重,在胃镜引导下可避开障碍,确保患者安全。
2.更高效。传统置管方法可能在胃内发生反折,导致置管失败,胃镜观察下可有效避免。
缪晓峰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对于需要长期留置肠内营养管(时间>6周)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相对于传统的外科胃造瘘术,PEG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病情危重、高龄、不适合外科手术的患者。而且与传统的鼻胃管/鼻肠管相比,PEG管管腔更粗,不易堵管、更好护理,并且能更有效减少返流和误吸等,有助于患者肺部感染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