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就要到了,你为你的父亲准备了什么礼物呢?其实,作为子女,没有什么比时刻关注父母身体健康更实在的了!
可是你知道吗?虽然平时我们普遍关注三高、心脑血管疾病这些慢性病,认为它们是影响长寿的根本因素,但其实:跌倒已成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首因。
老人跌倒不是意外
跌倒 ——是导致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大因素,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居首位,并且这类人群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一年会发生一次以上的跌倒。
老年人发生跌倒不是意外,而是一个健康问题。
俗话说“小怕噎、老怕跌”,老年人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任何一次跌倒都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骨折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致命的,特别是卧床后出现的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很多老年人跌倒后因卧床出现肺部感染,三个月内导致死亡。跌倒可导致心理创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为何要跌倒风险评估?
老年人跌倒与衰老、疾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比如,衰老导致的步态稳定性下降、视听觉功能下降、肌肉力量下降、骨骼退化、平衡功能减退等,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眼部疾患、骨关节疾患、心理和认知功能疾患等。
通过开展跌倒风险评估,针对性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可减少老年人跌倒发生风险,降低跌倒后受伤的严重程度。
那跌倒的老年人还需要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吗?
要的!研究表明:曾经发生过跌倒的老年人中,有50%会再次摔倒,加重损伤。
老年人跌倒是可怕的事件,但并不是不可预防和控制的。目前临床上通过对老年人跌倒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可以对老年人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步态、平衡、肌力、认知、精神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精神心理躯体功能、感知沟通及社会参与等各项功能等方面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并寻找发生跌倒的真正原因,同时寻找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告知跌倒的问题所在、跌倒的危害性,及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及进行必要的个人干预、社区干预和医疗干预,以减少甚至避免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预防老年人跌倒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大大降低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需要从哪些方面跌倒风险评估?
老年人应从哪些方面排查跌倒风险?省级机关医院防跌门诊副主任医师徐光辉给出以下两大方面的评估内容:
内在原因 人体的姿势稳定性取决于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功能和协调一致。任何一个系统的功能损害都可降低机体的稳定性,导致跌倒的发生。
1.基础疾病史、用药史、跌倒史的询问:许多老年疾病、常用药物都会增加跌倒风险,需要仔细鉴别,尤其是有过跌倒史的老人再次发生跌倒几率非常高。
2.骨密度及肌肉力量、肌肉功能、平衡功能评估:骨质疏松、骨关节病、肌肉减少症,尤其是下肢力量的减弱、运动障碍都是导致老年人平衡功能下降、严重跌倒意外的常见原因,需要详细评估、及早干预。
外在原因 老年人由于各种功能衰退,对于环境因素的变化不能像中青年人那样能作出及时和足够的反应。因此,环境因素在老年人跌倒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常见的环境危险因素有3类:
①物体绊倒、地面光滑、光线晦暗、携带较重物品等;
②穿拖鞋或不合适的鞋裤;
③家具摆设不当、床铺过高过低、坐椅过软过低等因素使老年人使用困难而促使跌倒。
主动管理自身健康,正确认识衰老,调整日常行为习惯。通过主动学习预防跌倒的知识,加强预防跌倒意识。
父母已渐渐老去
别忘了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预防老年跌倒
让父母都拥有健康舒适的晚年生活
机关医院防跌门诊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是目前全省唯一开设老年人防跌门诊的医疗机构。防跌门诊是包含骨科、神经科、康复科、护理等多学科联合门诊,以团队合作的模式为患者解决问题。医院防跌门诊将逐步扩展到心血管内科、医学心理科、耳鼻喉科、眼科等专科,防跌门诊的重点是把由慢性病引起的跌倒管起来,主要是做风险评估,提高居家安全、居家护理的风险意识,尽快干预。通过多学科专家会诊,进行科学风险评估、讨论患者精准用药,患者来一次防跌门诊就相当于看了所需要的各个专科,节省了时间、成本,用药更加科学安全。
防跌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门诊医生:郑冰主任医师、徐光辉副主任医师
防跌门诊地点:门诊楼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