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10月8日是第17个“全国高血压日”。据统计,我国有超过两亿的高血压患者,也就是说,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两人患有高血压,且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呈增长态势。我国当前的高血压控制率不足10%,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仅为30.2%。而防治高血压,最重要的是要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大多起病较慢,早期常无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病人可有头痛,眩晕,心悸,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可因人而异。后期严重者可发生严重头痛,眼底出血,胸闷,气急,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等情况。
治疗高血压,患者常存在有几大误区:
药物追新求贵
门诊常见有的病人点名要药,让医生开广告上推荐的“最新、最贵”的药。事实上,降压药和其他所有的药一样,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自作主张换药
有不少病人在用药治疗过程中经常自作主张随意换药,结果导致血压大幅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实,从服药到理想平稳控制血压一般要1~2周的时间,在此期间不应随意换药。如出现不良反应,也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对用药进行调整,千万不可自作主张不断换药。
忽略心血管风险管理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只考虑血压水平的达标,没有客观评估综合疾病以及心血管风险,例如合并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因此,在治疗初期就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并分层,在危险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联合降压药物。
儿童不会得高血压
群众普遍认为,高血压是发生在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群体之间的慢性综合症。临床实践证明,十几岁的孩子,甚至一两岁的孩子也会患有高血压,虽不多见但要警惕和重视,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