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号召,2014年3月,我带着各级领导的重托来到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当中。
进疆以来,在院领导、科主任及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克服了远离亲人、生活环境不适应等种种困难,积极参加福建援疆指挥部及医院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和福建、新疆、昌吉州有关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政治觉悟,遵守援疆干部管理制度,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迅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融入到援疆医疗工作当中。
在单位尊敬领导,团结同事,严以律己,谦和待人,虚心向当地领导干部及职工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刚到科室,我对科室的运行状况和运行模式进行初步了解,发现科室医师对神经内科疾病认识较少,基础较薄弱,神经内科专科病例收治较少,对卒中病人的处理水平有待提高。经过与科室主任商议后,我逐步开展科内业务专题讲座,毫无保留的向科室人员传授神经内科疾病以及大内科相关疾病的专业知识,并规范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帮助科室临床医师明确诊断思路,拓展思维方向,科学规范地用药,提高了合理用药的水平,确保用药安全。
现在,该科室临床医师的神经内科疾病知识面大幅拓宽,明确神经系统定位定性原则并掌握了部分神经内科常见病(如卒中、眩晕、头痛、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的诊疗常规。对卒中病人的处理水平也较前明显提高,能够独立处理卒中急性期的病人,也敢于收治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的重症患者,对卒中期间的血压、血糖、血脂管理以及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也能较好地处理。
按照医院及科室安排,我坚持开展每周3次中风脑病专科门诊并积极跟踪随访病人;坚持查房,指导下级医师诊断和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坚持每个月1次疑难病例讨论,对有疑难、重症的患者及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进行讨论,及时总结诊疗上的得失;积极参与抢救,先后成功抢救脑干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和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各1例;负责科室的相关会诊任务,多次参与全院的疑难病例、围手术期及危重症患者的会诊;承担部分科教任务,为实习生、实习医师、本院新晋医师进行下临床、上岗前培训,数量达到200多人次,获得学生及科教科工作人员的好评;同时积极参加援疆医疗队和昌吉州中医院组织的下乡义诊,多次到昌吉州奇台县、木垒县、吉木萨尔县、呼图壁县义诊送医送药,为当地各族群众解决困难,受到当地各族群众好评。
在参加昌吉州中医院开展的《援疆专家师带徒》工作中,我带教2位徒弟,在师带徒工作中积极制定教学计划,根据科室医师的水平因材施教,实践为主,着重培养医师临床实践能力,通过口传面授、临床应诊和实际操作向徒弟悉心传授临床(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严格督促、检查继承人学习,完成确定的继承教学计划。
遵纪守法是做好一切援疆工作的基础,我认真学习前方指挥部、受援单位及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牢牢树立廉洁行医、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工作上诚实做人、谨慎做事,在指挥部的组织下进行了《群众路线》的学习,在了解当地一些困难户情况后,我们进行结对子对口帮扶当地困难户,给予现金、生活用品、药品等帮助。
援疆工作期间,由于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昌吉州中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赞扬,我被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昌吉回族自治人民政府授予“2014年度援疆工作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积极树立援疆干部的良好形象。
援疆生活已经结束,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我总是感到无限的眷恋,援疆工作的顺利完成,除了自己的付出,更得力于我们省级机关医院和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援疆期间,我院人事科负责人万玲多次打电话嘘寒问暖,“有没有什么要医院帮忙的?”“要注意安全啊!”……,让远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的我依然感受到家乡人的温暖和医院的关心。在援疆工作结束前,常务副院长魏真不远千里的探望和慰问,再一次让我深深感受到机关医院给我的关爱!
援疆不仅是奉献,更是学习和责任。援疆让我收获了很多珍贵的友谊,积累了许多人生宝贵的财富,是我人生最难忘的历程。我庆幸自己有援疆的经历,我珍惜援疆给我的历练。(内科二区:王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