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的重要监测手段,以往临床主要依据患者尿量、血压、皮肤皱褶程度、中心静脉压(CVP)及心肺听诊结果等评估患者的心肺容量,有很大局限性,后来SWAN—GANZ漂浮导管被认为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指标”,但易受其它因素影响,会引起心律失常、肺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因此临床应用受限,随着危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PICCO技术是目前国内广泛开展的一项血流动力学监测新技术。我科室自从今年三月份引进PICCO技术以来,已成功为十多位重症患者实施该技术,指导临床治疗,使患者顺利度过休克、心衰及感染等难关,使病情得到痊愈康复。
PICCO即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该技术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同时可以计算全心舒张末期容积、胸腔内血容量、血管外肺水等指标,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进行连续心排出量指数、每搏量及指数、有创血压、脉压变异、每搏量变异等的连续测定。因其创伤与危险性小,所以通过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不仅反映心功能,还可监测容量,并通过具体指标分辨肺水肿的原因是静水压性肺水肿,还是渗透性肺水肿,更精准地指导心功能不全、休克、低血容量、肺水肿等危重患者的治疗。
PICCO技术是通过股静脉穿刺置入带有温度感受器的导管,所以需要有熟练的介入穿刺经验;因管道连接及维护复杂,所以需要有丰富的血流动力学管道护理经验的团队;因要进行大量直接和间接的监护指标分析,所以需要有丰富的临床血流动力学治疗经验,目前我院ICU的医护团队已完全具备该技术的各项操作和护理,相信会让更多的重症患者获益。(急危重症科:阮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