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联系我们
预约 意见建议 搜索
首页 > 党务公开 > 详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zone
QQ
回顶部
为肠道“疏堵”,守护银发族畅通人生
时间:2025-03-28 | 来源: | 阅读:194次
3月25日,我院联合华大街道,在屏东长者食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活动。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缪晓峰以《给肠道的“高速公路”疏堵指南》为题,为50余位老年人送上了一份“肠道健康锦囊”。这场活动不仅为3月28日“世界便秘日”预热,更以党建引领公益,将专业医学知识融入社区服务,让健康科普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活动聚焦:一场关乎“肠”寿的对话

“原来香蕉没熟透反而加重便秘!”“每天喝够8杯水比吃泻药管用!”活动现场,白发苍苍的长者们时而点头记录,时而举手提问。缪晓峰医生用“肠道堵车”比喻便秘,生动解析了老年人常见的排便困境: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便秘患病率高达67%,长期便秘可能诱发肠梗阻、肠癌,甚至因用力排便导致心脑血管意外。活动现场调查显示,超半数老人依赖开塞露或泻药,却忽视饮食和运动调节。

活动通过“科普讲解+互动答疑”的形式,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妙招。78岁的陈阿姨感慨:“以前总以为便秘是年纪大的‘正常现象’,今天才知道科学调理能改变!

”科普纵深:破解肠道“堵车”密码

一、便秘的真相:您的肠道在“躺平”吗?

诊断标准(符合任意2条即需警惕):
✅ 每周排便<3次,便便干硬如“羊粪蛋”
✅ 排便耗时≥5分钟,总感觉“没排净”
✅ 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这些群体是肠道“堵车”的高危人群:

久坐族:肠道蠕动“慢半拍”;

外卖党: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慢病患者:糖尿病、帕金森等疾病影响神经调控;

银发族:消化功能衰退+药物副作用。

这些误区您要了解:

❌ “每天必须排便” —— 真相:每周≥3次且顺畅即为正常
❌ “香蕉通便神器” ——未熟香蕉含鞣酸反致便秘

❌ “泻药立竿见影” ——滥用可能损伤肠道神经

二、肠道“大扫除”行动指南

饮食革命: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火龙果、燕麦等;

适量多饮水:晨起可喝温水唤醒肠道;

避雷清单:油炸食品、精制碳水、加工红肉;

运动处方:

每日必修:快走30分钟,配合揉腹操(顺时针绕脐按摩);

如厕黑科技:脚下垫15cm高凳,模拟蹲姿降低排便阻力;

如厕习惯:固定晨起或餐后如厕,建立肠道“生物钟”如厕不带手机,专注排便≤10分钟。

三、危险警报:这些症状可能是肠癌信号

⚠️ 进行性便秘:泻药效果越来越差;
⚠️ 便血:鲜血混于便中(警惕肿瘤);
⚠️ 形态异常:持续细条状便(如“铅笔”)、表面凹陷;

⚠️ 排便紊乱: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缪晓峰副主任医师提醒:“便秘防治是系统工程,既要‘肠道调理’更要‘全身管理’。”他特别强调:乳果糖等渗透性泻药更安全,但需遵医嘱;焦虑情绪会加重便秘,建议通过冥想、社交舒缓压力;子女应关注父母排便习惯变化,为牙口不佳老人制作杂粮粥、蒸南瓜等软烂高纤维食物。同时,他也提醒40岁后人群应尽量每5年一次肠镜检查,做好肠道早癌筛查。

“防治便秘不仅关乎生活质量,更是晚年尊严的守护。”未来,我院将继续开展系列健康促进行动,把医院的优质资源转化为社区健康治理效能。让我们携手共筑肠道健康防线,让每位老人都能享受“畅通无阻”的银龄生活!

版权所有: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 闽ICP备05029496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23号 | 监督举报电话(班内):0591-8727066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屏路67号 | 邮编:350003 | 电话:0591-87822809(班内) 0591-88013093(班外) | E-mail:fjsjjgyy@163.com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