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岁的福州小李因患有抑郁症,遵医嘱规律服用一种叫做阿米替林的药物。起初,他只是感觉食欲较以往旺盛,尤其爱吃甜食和高热量食物。在持续用药三个月后,小李发现自己的体重增长了近 10 公斤。去医院复诊时,医生告知他这与所服用的抗抑郁药物密切相关。
在当下逐步推行的体重管理活动中,人们日常使用的部分药物可能悄然影响体重,导致异常增长。以下几类常用药,尤其需要引起关注。
抗组胺类药
赛庚啶片、苯海拉明片、氯苯那敏片、西替利嗪片等常见抗组胺药物,其副作用或引发饥饿感。患者往往因食欲大增,加之药物导致的嗜睡,活动量减少,最终致使体重上升。
部分降压药
美托洛尔片、阿替洛尔片、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片等常用降压药,会致使人体水钠潴留。身体水分和钠离子的过量留存,让人产生发胖之感,外观上看,仿佛体重增加。
激素类药
地塞米松片、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以及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长期服用会扰乱自身机体内分泌平衡,引发血糖、血脂代谢紊乱。这种代谢失调的直接后果,便是体重持续攀升。
抗精神病类药物
氯氮平片、奥氮平片、氯丙嗪片、利培酮片等抗精神病药物,会干扰人体代谢功能。同时,药物引发的嗜睡症状,使人活动意愿降低,能量消耗随之减少,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抗抑郁类药
氟西汀片、阿米替林片、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因具备抑制 5 - 羟色胺的作用,会让患者食欲增强,饱腹感降低。不仅如此,药物还可能影响个人代谢,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致使体重上升。
抗癫痫类
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片等常见抗癫痫药物,服用后易对个人食欲产生影响。食欲的改变通常伴随着食量增加,进而推动体重上升。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药学门诊提醒广大市民:
某些药物可能引发体重增加,但个体反应差异较大。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结合减少高热量饮食、增加运动量来降低风险。提前与医生沟通药物副作用并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尤为重要。
建议服药期间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若增长过快或出现不适及时反馈,便于医生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药物影响。通过医患协作与主动管理,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体重,维持理想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