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联系我们
预约 意见建议 搜索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详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zone
QQ
回顶部
师说:临床医生提升医术水平的三境界
时间:2022-11-18 | 来源: | 阅读:240次

医学科学本身并不完美,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只是冰山的一角,毋庸置疑,临床医生通过临床研究提高医疗技术殊为必要。

人们常说临床医生在对待医术水平的提升方面有三种境界,一为医术高同时善于总结回顾,把自己的经验形成系统研究供同业参考交流;二为自己不搞研究,但善于学习第一类医生的经验,在临床上实践这些宝贵心得;而第三种则是既不写也不看论文,满足于凭老经验老疗法,成长道路只会越来越窄,终将落伍于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难以为病患提供优质的服务。

临床医生搞研究需紧扣临床,才能实现研究宗旨,把理论转变为实际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服务。科研研究是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是把未知变成已知;把知之较少的变为知之较多;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发现新的事实,阐明新的规律,建立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科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医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对其随时掌握前沿科学知识,改进专业思考方式确有帮助。要想既确保临床上充分满足病人需求,科研领域又要勇攀高峰,应把握好写论文的“度”。我的看法是临床医生主攻临床技术为主线,而科研人员主攻基础医学项目,两者相对独立更有利于实现“术业有专攻”,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两者也可以相互的渗透,以达到相辅相成快出成果的目的。

如何提高论文的“临床含金量”,使科研在促进医生提高临床水平的同时,更快、更直接地为患者造福?在考量临床医生科研能力之时,不应仅盯着论文数量,更应看重论文回馈临床的成果。临床论文“比较的难写”。首先是选题困难,既需要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又需要敏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因为资料来自于实际病例,而每个病例都有个治疗过程,少则数个月多则几年,从选择对象到跟踪随访,往往出现病人不配合或“脱漏”的情况,同时临床参数往往变数比较大,难以严格的控制。以至于需要做数百例的个案收集才能符合研究的需要,工作量非常大。相对而言,基础性研究主要在实验室内进行,是一种定量定性的分析,从选题到全程控制都比临床研究容易些。会看病又能搞科研的“全能医生”,自然最受欢迎。可对医生来说,病人是最主要的“教材”,偏离临床的实验与论文,其成果未必有价值。临床型论文需要从众多病例中总结而出,很多时候是临床医生有感而发产生的火花,这样的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样的论文必须靠多年积累,必须在大量扎扎实实的临床、科研实践的同时肯于读书、善于读书,才有可能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临床医生。

读书、看文献存在一个读什么文章的问题。与临床工作有关的文章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1)临床疾病有关基础理论的研究论文: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将根本改变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面貌。大部分临床医生虽然不直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保持对本专业内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的基本了解是必要的。

(2)实验动物研究论文:作为人类的“亲戚”,动物模型可以将离体研究的结果向探讨人类疾病的机制、治疗、预防方面拉近一大步,更具有临床可参考性。但是,动物毕竟不同于人类,一些实验动物研究的阳性结果并不能在人类疾病的临床上重复,不能将在动物模型上的研究结果简单地直接引用于临床。

(3)零散的(不是大样本的)临床观察报告:是最基础的临床研究,是各种诊断、预防、治疗新研究的开端。但是,由于样本量小,观察不够系统(往往根据病程中几项化验指标的变化),其结论重复性较差,各家报道意见矛盾,参考价值较低。

(4)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又称实证医学,其含义为:“有目的、正确地运用现有最好的科学依据来指导对每位病人的治疗”。通过正确利用及合理分析临床资料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从而能够提供经济高效的医疗服务。

版权所有: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 闽ICP备05029496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23号 |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屏路67号 | 邮编:350003 | 电话:0591-87822809(班内) 0591-88013093(班外) | E-mail:fjsjjgyy@163.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