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联系我们
预约 意见建议 搜索
首页 > 护理资讯 > 详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zone
QQ
回顶部
跌倒原因还真可能是吃药的
时间:2024-06-20 | 来源: | 阅读:905次

老年人多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寿命。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除了身体功能退化等因素外,药物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知道哪些药物会导致跌倒,有利于患者和医务人员配合,日常多加留意,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以降低跌倒发生率,减少伤害。

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药物会增加跌倒的风险吧!

五类药增加跌倒风险

日常生活中,这几大类药品与跌倒风险微妙地联系在一起,服药后血压、意识、视觉、平衡力等受到影响,从而增加跌倒风险。

1、镇静催眠药

很多老年人会因睡眠障碍问题服用艾司唑仑、唑吡坦、佐匹克隆等镇静催眠类药物,这类药物会影响老年人的姿势稳定及平衡感,增加起夜时跌倒的风险。

2、抗抑郁药

有些老年人罹患抑郁症,会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例如,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可引起视力模糊、困倦、心跳加快、排尿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从而增加跌倒风险。

3、抗癫痫药

服用抗癫痫药物时,随着服用剂量的增大,部分老年人会出现头晕、头疼、行走不稳、注意力涣散等症状,从而增加跌倒风险。

4、降压药

大部分老年人存在高血压问题,需要日常服用降压药。然而,服用某些降压药会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特别是在起床或体位变换时,容易引起老年人站立不稳,增加其跌倒风险。

5、降糖药

部分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除了注意日常饮食外,还需要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但降糖药物可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可能引起老年人产生强烈的空腹感、出冷汗、心悸、全身无力、手脚发抖、眼花等现象,进而引起老年人跌倒。

注意这几个“药”点

●避免用药不当

老年人需要有明确的病症才可遵医嘱用药。比如有些老年人睡眠质量稍差,但症状并不明显,就想自行服用助眠药物,这样是不建议的,应该先从生活、饮食、起居等方面去除诱因,这样才能改善睡眠。其次,如果需要服用药物,特别是容易引起跌倒的药物时,刚开始服用时应注意观察,如果有不适,要记录下来并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药品、药量等。

●避免重复使用同类药

在加用某种药物前应该告知医生,目前自己正在服用哪些药,避免重复用药,导致服用剂量过大,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跌倒。例如,有些老年人会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或降糖药,这样就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影响身体健康。

●遵守服药注意事项

服用药物前,应当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清楚了解服药剂量、服药时间、服用方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当出现漏服、误服时咨询医生,不要盲目加量或停药。

此外,有些老年人喜欢用茶、米汤、饮料、牛奶等服用药物,这些可能影响药物的效果,应避免。最后还要注意,服用药物后不要立即进行运动,特别是服药后要起床或上厕所时,需要更加小心,最好有家人搀扶,避免跌倒。

对老年人来说,平时要注意正确、科学地服药。只有积极防范,才能避免跌倒给老年人带来的创伤。

服药熟记3个半分钟

1、睡醒不宜马上起身,在床上躺半分钟;

2、起身后床上坐半分钟;

3、下床前两条腿下垂在床沿等半分钟。同时禁止做蹲下、跳起等危险动作。

老年人用药的五个建议

1、就医时,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要仔细聆听医生、药师的用药指导,仔细阅读药袋及用药标签上用药的注意事项、服用时间及副作用;遵医嘱用药,避免误服或多服;

2、对于有可能引起头晕、低血压等易致跌倒的药品,应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尤其重点预防发生在服药后0.5~1小时内的跌倒事件;

3、如果用药后出现晕眩,用药后动作宜缓慢,在发挥药效时尽量不要外出;可先休息一下,别急于行走,更别上下楼梯;

4、如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人,最好上床后服用,以防药物在老人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倒。

5、如果服药出现可能导致跌倒的不适症状,如头晕、眼花、视力模糊、嗜睡等,不要自行调整用药的数量和剂量,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科学调整。

版权所有: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 闽ICP备05029496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23号 | 监督举报电话(班内):0591-8727066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屏路67号 | 邮编:350003 | 电话:0591-87822809(班内) 0591-88013093(班外) | E-mail:fjsjjgyy@163.com
技术支持:海西天成
友情链接